三年试水,阿迪达斯最终还是放弃了智能工厂。在成本的压力之下,德国和美国这两座承载着阿迪达斯“省钱大计”的机器人(行情300024)工厂正在进入关闭倒计时,随着2020年的临近,阿迪达斯的生产线重点也将再度回归亚洲市场。事实证明,全自动、高科技的机器人工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划算。
关闭机器人工厂
三年前,在成本压力之下,阿迪达斯撤回本土,瞄准了可以“一劳永逸”的机器人工厂。颇有些讽刺的是,三年之后,还是在成本压力之下,阿迪达斯又不得不放弃机器人工厂,回归亚洲生产线。据路透社的报道称,德国运动服饰集团阿迪达斯在11日的公告中称,阿迪达斯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安斯巴赫和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两家高速工厂最晚在2020年4月停止运营。而这两家工厂均使用机器人和4D打印技术生产运动鞋。
虽然阿迪达斯没有透露关闭工厂的具体原因,但外界早已从各种方面找到蛛丝马迹。阿迪达斯全球运营主管马丁·尚克兰德表示,这些工厂帮助阿迪达斯提高了在创新制造方面的专长,但将其从供应商那里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将“更灵活、更经济”。据了解,目前阿迪达斯在亚洲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总产量的90%。
高速工厂走向了关门的终点,但技术并不会随之“关门”。据了解,阿迪达斯将专注于利用其开创的技术,在亚洲的两家供应商生产鞋子,而这两家工厂位于中国及越南。此外,幸运的一点是,工厂的关闭不会造成大规模的裁员,毕竟全自动机器人的工厂本身就没有用到太多的人工,目前仅有约160人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结果多少让外界有些猝不及防。毕竟当初阿迪达斯选择建造这两家工厂的时候,曾满怀期待。2016年,阿迪达斯宣布,准备在德国启动机器人工厂,“高速工厂”的这个名字已经暗示了一切。2017年,阿迪达斯趁热打铁,又在美国开设了第二家高速工厂,两家工厂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投入生产,几乎100%由机器人运作。而在2012年,阿迪达斯便已因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而关停了在中国的最后一家工厂。
彼时,阿迪达斯强调,这些自动化制作能为顾客量身定制鞋子,智能工厂产能高的特色,被广泛用于补足限量、缺货鞋款库存。按照阿迪达斯的计划,由智能工厂带来的产品及销售将在三年后即2020年占据阿迪达斯收入的半壁江山。
成本算盘失策
阿迪达斯曾希望用速度带来的销售抵消成本的压力,高速工厂的意义就在这里。据了解,在高速工厂成立之前,一双鞋子从打造原型到上架大约需要18个月,但其中3/4的鞋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进入了促销阶段。而在快速流转的市场里,高速工厂解决的恰恰是这个痛点。一双鞋从开始到生产完成,全程大约只要5小时。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情境建模的数据显示,自动化生产每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0.8%-1.4%的生产力增长率。阿迪达斯自然懂得这一点,但事实证明,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外界猜测,阿迪达斯关闭工厂或许与该工厂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有关,这两座工厂只能生产部分鞋面、鞋底的产品,无法生产采用橡胶材质的鞋底。
阿迪达斯曾经预计,德国和美国的两家高速工厂的年产能为100万双鞋子,听起来很庞大的一个数字,但在阿迪达斯的整体产能面前,100万的规模似乎微不足道。据了解,目前阿迪达斯每年生产的鞋子数量大约为4亿双,平均每天的产量就已超过100万双。
另外,高科技的机器人工厂也意味着,机器的费用便不是一笔小数字,因此费用的高昂也被认为是导致阿迪达斯关厂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阿迪达斯并未披露过两家工厂的成本,只表示将其计入研发开支,但在2015-2017年间,阿迪达斯的研发开支已经有了明显的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阿迪达斯研发费用为1.26亿欧元,随后逐年上升,2017年这一费用已经增长到了1.87亿欧元,2018年回落至1.53亿欧元。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前阿迪达斯准备将工厂搬回德国乃至美国的时候,除了节省人工成本之外,还考虑了一个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的另一面就是希望离欧洲乃至北美市场的用户更近一些,但现实的数据证明,花大价钱建造离欧洲北美市场更近一些的工厂,或许是一件入不敷出的事情。以欧洲市场为例,融易新媒体,2018年阿迪达斯的销售额为58.85亿欧元,比起2017年的59.32亿欧元已经下滑了0.8%。而在北美市场,阿迪达斯的销售额增速也时有放缓。而在这两个市场,耐克都是阿迪达斯不得不防的一个劲敌。
对于关闭工厂的原因及对美欧市场和亚洲市场的打算,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阿迪达斯,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自动化工厂不便宜
文章标题:【每日头条新闻:机器人工厂比“美国工厂”还贵?】,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融易新媒体。
本文网址:http://m.ironge.com.cn/tech/digi/54020.html